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盘锦家乡特色手工制作简介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盘锦家乡特色手工制作简介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东北大炕的炕席哪产的多?
·田庄台镇的草织社与东北大炕席·
说起东北大炕席真是不陌生。小时候在盘锦田庄台镇老家房前对过,就是“田庄台太阳升街道草织社”。草织社就是编苇席、打草绳子、织草袋子的加工厂。
编织芦苇席的常用工具:有用石头或水泥制成压滚(碾子),压芦苇用;有苇穿子,分三棱、四棱,二棱的叫拉子,根据芦苇的粗细分割加工片数的多少;有撬席刀、苇撸子、苇创子、夹棱、有五尺(不易弯曲的木制直尺)等。
苇席的编制结构有粗纹、细纹,又分单纹、双文、三纹;苇席席花分为人字形、十字形、三角形等。民用的大炕席多为细双文纹、三纹席等。
1990年前芦苇编织苇席,是农副业主要产业产品,也是人们勤苦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。芦苇席除了民用外,还是其它的生产用品,如仓库、运输、保管、物品包装等。田庄台粮库的粮仓,田庄台转运站的货仓,二界沟装毛虾用的虾包等。做仓储用的用芦苇编织的特殊苇席叫苇茓子,像炕席一样大的长为8米,有炕席一半宽的长为15米。
据资料记载,东北大炕席是传统的生活物资产品,有300年历史。盘锦有东郭和赵圈河二个大苇场,还有辽河沿岸的芦苇荡,芦苇总面积8万公顷,年均产芦苇50万吨,1***2年最高生产苇席达135万片。在东北地区没有芦苇生长的地域,都用高粱秸秆加工后制作编织炕席制品。
1980年代及之前盘锦辽河沿岸的西安、东风等地也是生产东北大炕席制品的主要产区。当时盘锦田庄台镇编织苇席、稻草袋子、稻草绳子,是解决富余人员生活收入的主要副业。街道都有草织社,负责供应田庄台苇席编织户的原料供应。
进入90年代之后,伴着人们生活与物质环境的极大改善,民用的苇炕席及其它苇席制品都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。目前盘锦有以小亮沟为代表的几处进行传承用苇草进行精加工技术,还有用清水细精加工制成挂帘,做装修装饰用品。
过去东北农村都用炕席,现在都用炕革了,炕席几乎看不见了,编炕席都是就地取材,比如辽宁盘锦芦苇多就用芦苇编,吉林和黑龙江这边大都用高粱秸秆编,本人40多年前下过乡,看过农民编炕席,过程大概如下:秋天割高粱时选好一些的高粱秸秆沤在水泡子里,可能是怕秸秆凉干了吧,等庄稼都收完了或上冻以后捞出来,这时候也快过年了,那时农民基本都会编席子和筐之类农具,然后用刀把秸秆破开去掉里面的瓤子,秸秆条的宽度基本要一致,待秸秆条没干之前就可以编制了,手艺差的编完一两顶自己家里过年的时候换上,手艺好的多编一些拿到集市去卖,那时不止有炕席,比如装粮食的囤子也是编的席子,只不过没有炕席宽,但长度要长一些,一圈一圈的网上接,最后高的要7、8米,直径也有5、6米,估计现在农民会的也不多了。
东北大炕上的炕席,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,记得小时候,农村的10里8村的会有一个做炕席的,我们几个自然村落,就有一个编席子的,那个人下肢瘫痪,人们都叫他宋爬子,常年靠编席为生。就当时的生活水平,他的生活条件还算好的,必定是手艺人。
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干这行了。
东北大坑的炕席,来自于东北,细点说,来自盘锦,盘锦有个东郭苇场,小火车,天天援援不断的往造纸场拉苇子,还有大亮沟,小亮沟,绵锦几百里苇塘,在勃海湾生长,苇子作用很大,织炕席,酱斗子过去,盖房子少不了苇茹,苇叶,包正子,味道清鲜,蒸饺子,在链子捕上苇叶,饺子味道鲜美,是蒸的食品,捕上苇叶,有特殊味道,这就是,盘锦人,利用自然,造福绿色食品与自然相结合
第一次去东北吃饭是一种什么体验?
出了山海关都算东北了吧?就讲讲盘锦的大洼,当时京沈高速往大连走从盘锦下道必经大洼。司机都愿意在大洼停车休息吃饭。道路两边全是饭店,门口还有拉客的,司机轻车熟路找了一家饭店,一进门落座以后先上来三个小菜,一碟酱茄子,一碟花菜拌花生,一个蘸酱菜(小葱,生菜,绿心萝卜)。
心想没点咋就上了呢?原来是免费赠送的。开始点菜看菜谱来一个炖小鸡,鲶鱼炖茄子,还想在点老板娘不让了,说你们三个人吃不了。
等菜一端上来原来是一盆炖鸡里面还放了土豆,宽粉,蘑菇满满一大盆啊!老板娘说我们这是一只🐔不是小鸟。鲶鱼炖茄子也是一盆,原来他们这都是论盆上菜啊!两个菜三碗米饭花了76吃了也就三分之一。领教什么是便宜实惠了,我说的是2000年时候的事啊。
第一次在东北吃饭是在2005年,因工作关系到黑龙江省伊春市,下车时正好到晚饭时间,顾不上舟车劳顿,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一家宾馆的餐厅吃饭,总共点了四五个菜,现在能记得的有老村长炖菜、柴锅炖鱼,盛菜的家伙什儿真可谓是大盆子大碗,一点不夸张,老村长炖菜装在一个洗脸盆大小一样的搪瓷盆里,排骨、豆角、土豆、老玉米应有尽有冒尖儿一盆,就这一个菜就足够七八个人吃的,那条鱼也得有五斤往上,用一个直径有50公分左右大盘子,除了鱼还有很多粉条儿。虽然之前在北京也吃过很多东北菜馆,对菜码大有一定心理准备,但还是被惊着了,四个菜就把桌子摆的满满当当,而且东北菜口味重,不就着主食还真不行,这一顿吃得我们几个忍着蚊叮虫咬在河边溜达了半天才回驻地睡觉。再有就是一当地朋友在自己的烤肉店里宴请我们,席间叫他家的大堂经理来敬酒,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丫头,二两半一杯转圈敬,眨眼两瓶白酒下肚,脸不红心不跳,转身该干嘛干嘛去了。还有是第一次见识当地特产的林蛙,酱焖的、整只的蛤蟆,满肚子里都是黑紫色的籽,不敢下嘴,在当地朋友的百般劝说下吃了一只,味道还不错,据说是大补。返京时买了几十只活的送给亲朋好友,居然没一个人敢做着吃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盘锦家乡特色手工制作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盘锦家乡特色手工制作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psgkw.com/post/11205.html